消费升级在这几年变得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追求国际知名品牌陆续转向个性化的买手店或独立设计师作品。
根据上海时装周官方的数据,在2018秋冬订货中,时尚产业消费金额从2015年的2,000万元已经上涨到2018年的9,000万元,与此相伴的,是中国买手店数量的“激增”。
以上海来举例,2014年上海约有买手店70多家,但这个总数在2016年已经接近300家了。
在这样的消费浪潮下,一间买手店想要站稳脚跟,除了有很强大的经济实力外,更重要的是对自己风格的坚持。
halus fashion就是把风格做到极致的典型。
因为喜欢,所以折腾。店主在英国生活多年,最爱逛欧洲各具特色的店铺,收集小众时尚的单品。后来她想,也许是时候自己开一家极具个性与情怀的买手店,于是有了Halus。
这家店最早开始于2015年, Halus 坚持小而精的发展方式,认为时尚不仅仅是追逐当下流行, 而是找到自己合适的。一家买手店也不仅仅是售卖,而是去传播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去聚集一群有独特到品味的同路人。
店主在伦敦生活的时候,最喜欢逛Browns,且格外偏好法式风情的品牌,简约而又优雅,时不时有带有一丝灵动的中性气质;除此之外,由于对小众品牌和时尚有着很深的见解,并且有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即刚柔并济的女性主义,这样直也接决定了她本人对于这家店的定位。
Halus来自印尼语,是温柔又精致的意思。能够在halus店中出售的单品,面料的质感和裁剪的流畅性都是这家店最先考虑的重点。
Halus一直致力于分享独特,不失品味的时尚尖货。每个季度 Halus 都会参加巴黎 米兰订货会去收集订购喜欢的品牌,每一次都能带来惊喜。目前店中既可以买到奢侈品大牌中的尖货,但更多的是国内市场中买不到只有时髦精才懂的品牌,例如,极简风格的鼻祖Jil Sander, 又或者以独特的视角诠释时尚的Y/Project,还有很多风格化的品牌,A.W.A.K.E., Martiniano, Mari Giudicelli, Walk of Shame Moscow, Sophie Buhai, Fallon Jewerly…。他们一直坚持售价同步欧洲,顾客在买到正品的同时,还能享受欧洲统一的价格。
除此之外,由于对vintage的特有情结,日后也打算拓展出售一些日本及欧洲的Vintage单品分享给有一样喜好女孩。
由于出身服装世家的关系,店主深知一个买手店保持独特的重要性,所以从来不会去盲目跟风,她一直坚持,只做自己喜欢的品牌和款式。而她的顾客也都是品味相投,兴趣相符的一路人,更多的都像朋友般相处。与其说是生意不如说是一个通过服装而结识的潮人社区。
目前,halus的第一家店铺在武昌。店主坦言现在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品牌资源,正在计划第二家店的选址。由于她自己特别喜欢海,目前初拟第二家店会在英国的一个海边城市,这也是她另一半的故乡。
在资本和运营成本的高压下,很少有人能够费心去经营一家线下的买手店了,这也就显得这样子的店铺弥足珍贵。Halus的发展方式更像是欧洲早年的一些精品店一样,店主把满世界的美好都聚集在一家店铺内,再把它传播出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够保持风格和初心,才是Halus的处世哲学。